跨界活動(已結束) : 《雕塑美學與影像藝術》
Special Event : Aesthetics of Sculpture and Visual Arts
2024.9.14 (六)
02:00 PM - 04:00 PM
跨界活動(已結束):
《雕塑美學與影像藝術》
Special Event -
Aesthetics of Sculpture and Visual Arts
2024.9.14 (六)
02:00 PM - 04:00 PM

主題|雕塑美學與影像藝術-跨界活動
時間|2024/9/14 Sat. 14:00-16:00
費用|$940元(包含羅丹特展專家解說、工作坊,展覽入場門票需另自行購買。)
地點|富邦美術館、附屬商業棟The Pavilion
(臺北市信義區松高路79號、松勇路3號)
活動介紹
羅丹對攝影的情感可謂複雜糾結,攝影的瞬間概念牴觸了他雕塑中的時間理念;但攝影師史泰欽卻又捕捉到了巴爾札克像的獨特魅力,讓輿論因而轉向。雕塑與攝影、新觀念與新技法之間最初的對立,與最終的融合,正是精彩時代必要的風起雲湧。本場活動將引領您理解羅丹的雕塑革新,更透過跨界角度,帶您一探攝影師對雕塑的精彩詮解。
14:00-15:00展覽解說:羅丹動與靜的凝結/陳貺怡館長
羅丹被譽為現代雕塑之父,其作品不僅展現了細膩的技術,更傳達了豐富的情感。國立台灣美術館陳貺怡館長將解析羅丹作品與其時代的視覺藝術發展,並探討他如何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藝術革新中扮演重要角色。不僅是對羅丹雕塑藝術的深入剖析,更是一場跨越時代的藝術對話。
15:30-16:00影像創作工作坊:攝影和雕塑的對話/曹良賓藝術家
本次工作坊由藝術創作者曹良賓帶領,挑選數幀攝影史上具標誌性的經典之作,以及當代的影像創作,例如 Edward Steichen、Paul Strand、Irving Penn、Bernd and Hilla Becher,以及 Thomas Demand 等人的作品,分析攝影與雕塑之間微妙的關聯性,並帶領學員實際運用不同藝術家們的創作方法及其問題意識,深入地觀察美術館周遭的環境,拍攝出有雕塑感的攝影、有攝影感的雕塑。
報名方式
1. 名額有限,請預先透過富邦美術館官網預約報名繳費,不開放候補或現場報名!
2. 現場憑「活動預約QR Code」及「羅丹特展或雙展套票入場券或購票憑證」,兩種門票同時驗票入場。
3. 展覽票券請另外由官網預購,或活動日於現場購票。活動預約報名不包含展覽門票。
4. 已預先訂購但尚未入場使用之展覽票券,可於當日現場兌換當日入場券。
地點
富邦美術館 - 1樓 水景展廳
台北市信義區松高路79號
活動須知
1. 活動需憑活動門票QR Code,及展覽入場券或購票憑證,兩種票券憑證入場。
2. 請確認E-Mail信箱是否收到系統自動寄送之報名明細與票券資訊;活動當日需憑電子票券驗證入場,每條條碼僅能掃描一次。
3. 活動開始前半小時開放報到集合,請提早於13:50前抵達。
4. 請攜帶有個人照及姓名之身分證件,借換導覽子母機,活動將準時於14:00開始,建議您提早入館進行報到,確保活動順暢進行。
5. 入場請遵守本館參觀須知,依據工作人員引導及指示,勿擅動導覽機設定或不當使用,如有損毀照價賠償。
6. 為維持良好的活動品質與維護現場學員的收聽權益,活動進行中,請協助將手機、電子器材調整為靜音或震動。
7. 講解內容之智慧財產權歸演講者所有,請勿使用任何器材進行錄音、錄影,或將內容轉載於任何大眾媒體。
8. 主辦單位保留調整活動時間、地點、議程、講師之權利;若遇天災或不可抗力因素,主辦單位將保留舉辦與否之權利。
9. 活動名額及點心數量有限,報名後因故無法出席者,請於富邦美術館官網系統辦理退票,付款前請詳閱退票須知,確保退票退票之期限和規定。
10.活動期間將進行錄影、拍攝,其影像供主辦單位日後教育推廣、成果紀錄及媒體露出使用。報名並出席活動者,即同意並授權主辦單位錄影、拍攝、修飾、使用其肖像之權利。
11.如有相關問題,請來信[email protected],或於週一至週五上午10:00-12:00、下午14:00-18:00,撥打承辦專線:(02)6623-6771#308詹小姐。
陳貺怡/國立台灣美術館館長
老師
現任國立臺灣美術館館長、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系所暨當代視覺文化碩博班專任教授,曾任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院院長、國家文藝獎、高雄獎、台新獎等國內外各大獎項評審委員。畢業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學士、巴黎第十大學藝術史與考古學系學士、巴黎第十大學藝術史與考古學系碩士、當代藝術史博士;主要經歷為藝術史學、藝評家、策展人;研究領域為西方藝術史、當代藝術和藝術研究方法等。
-方.jpg)
曹良賓/藝術創作者
老師
美國紐約普拉特藝術學院藝術創作碩士,從事藝術創作、組織營運、社群服務,並關注開放文化。曾獲傅爾布萊特基金會獎助金、文化部紐約駐村創作計畫、法國在台協會巴黎攝影交流計畫,參與台灣攝影史綱研究計畫、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諮詢委員。現擔任台北市立美術館典藏審議委員、立方計劃空間顧問。2016年,成立「Lightbox攝影圖書室」,致力於保存台灣攝影出版物,期盼以社會參與的方式,共建開放平權、屬於台灣的攝影文化。
